首页>>期货配资

股票期货配资投资逻辑:趋势 or 价值

  一、趋势派与价值派

  股票期货配资流派浩如烟海,但若是一分为二地看大类的话,可以简单分为“价值派”以及“趋势派”。其中,价值派还可以分为“狭义价值派”以及“成长价值派”。顾名思义,狭义价值派更讲当下的绝对低估,如果你看到一个股票期货配资人给你推荐银行、保险以及地产,那么他就是一个绝对的“狭义价值派”。相反,另一个股票期货配资人给你推荐半导体、新能源,那么他就是一个相对的“成长价值派”。

  尽管派系繁多,“价值派”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,那就是强调公司价值。而这个估值的出发点是基于会计、公司金融等学科,同时相信价值回归理论。而价值回归理论的基础更偏向于微观经济学的供需均衡理论。

  作为一名“半会计”和会计系学生,我对价值股票期货配资的信仰犹如磐石一般,直到18年摔得粉碎。2018年,任何公司估值都是绝对低的,但是恐慌的情绪不会看这些。我知道,熬过18年后,很多人19年取得很好的收益。但是,作为一个散户,其资金未必能熬到两极反转的一天。于是,我出于对微观经济学的不信任,转向了趋势派。

  趋势派本身是不相信供需均衡的,越厉害越不相信供需均衡。尽管可能开山鼻祖是《股票作手回忆录》,但是我心中的集大成者是索罗斯以及他的巨著《金融炼金术》。然而,这本书对于我等凡人而言,过于深奥。所谓供需均衡理论也不敢完全推翻,在“价值派”与“趋势派”两个小人打架的时候,偶遇到了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总。付鹏总曾言,自己的股票期货配资体系是以索罗斯为基础,达里奥为框架形成的。因此,本文以《金融炼金术》以及《原则》的读书笔记为主线,借鉴已有的付鹏总研究总结,再辅助上国内策略研究鼻祖凌鹏总的《策略股票期货配资方法论》,形成一套完整的大类资产框架。

股票期货配资投资逻辑:趋势 or 价值

  二、索罗斯与反身性

  《金融炼金术》比较晦涩难懂,有三个原因:其一《金融炼金术》比较晦涩难懂,有三个原因:其一,本书第一部分涉及一些哲学概念,对“认识论”有一些评论,可能需要一定的哲学基础;其二,内容涉及1984到1987年全球股市、货币、石油、黄金等资产的波动,需要一定的背景知识;其三,索罗斯的表述比较随意,跳跃性很大,中间一大部分是股票期货配资日记。正是由于这些原因,这本书我读了好几遍都不知道是否真正读懂,而那段时间的历史我也曾经尝试复盘,但依然感觉比较吃力。

  本书共四部分:第一部分是理论,索罗斯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---反身性;第二部分是历史回顾,讲了当时的宏观背景,比如里根大循环、各个国家之间的汇率关系等等,用股票期货配资日记的形式呈现,保留了当时的原貌;第三部分是他对上述事件的评价;第四部分是他站在1987年对未来的判断。

  在第一部分他提出了反身性。什么叫反身性?他认为基本面跟市场不是单向的决定关系,不能说只是基本面决定股价,股价有时也会反过来影响基本面。同时,他讲到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区别,主要是人在其中的认知偏离。具体到金融市场,这种认知偏离可能会是价格极大程度偏离基本面。

  股票的案例主要涉及并购,上市公司以高PE在二级市场融资、以低PE在一级市场并购,最终增厚EPS,由于增速提升又可以进一步以高PE融资,以此循环进入正反馈,反之一旦并购受阻,无法进一步增厚EPS,增速下降,无法高PE融资,机会进入负反馈。

  最后一个案例是信贷。一般而言,信贷需要抵押物。但问题是当你获得信贷,公司的债务状况会变好,抵押物才更有价值,从而更容易获得信贷,所以两者是相互促进的过程。

  第二部分是1984—1988年的历史。当时里根总统要重塑美国人的信心,和苏联搞星球大战,最终高汇率、高利率、高财政赤字。索罗斯认为这种情况无法持续,最终会让银行受到侵蚀、制造业承受压力、整个经济会硬着陆、甚至崩溃。为此,索罗斯构造了一个组合,用股票期货配资日记的方式记录这段时间,在日记中除了持仓调整,还清晰记录了其心理变化。比如一开始亏钱,他非常焦虑,甚至也考虑放弃头寸。

  第三部分他在战斗结束后整体进行了总结评估。索罗斯承认他预测能力不强,经常会错。在整个实验中,他记录了很多判断,但事实证明很多看法错误。但他最终赚到了钱,这说明他的框架具备某种可修正性。价值股票期货配资和索罗斯同样认为预判不关键,只是价值股票期货配资用安全边际保护自己,而索罗斯用假设—检验来修正。

  这里我们可以做个总结,所谓反身性的根本,就在于金融世界的均衡理论不实现,现象会进一步的加深现象表现。我个人的理解,很多时候股票市场的狂热或者低迷情绪会进一步加强原有趋势。因此,所谓抄底或者逃顶的时机很难把握,而且往往晚于大部分人的预期。

  三、达利欧的《原则》

  《原则》这本书,在早些年被称为金融圈标配。但是,一般读者关注书籍的后半段居多。然而,我个人认为最重要的是第一部分,也就是我的经历,这里面详细记述了达里奥先生股票期货配资框架的形成。

  “1978-1980年,不同市场开始出现相同的变化趋势,因为它们更多地受货币供应与信贷增长速度波动的影响,而不是受内部供求平衡变化的影响。伊朗巴列维王朝倾覆后,石油危机爆发,加剧宏观变化。石油市场的这种波动性催生了史上最早的石油期货合同”。

  我个人认为,所谓最好的股票期货配资,一定符合最好的时代。股票期货配资的基础与出发点,应该是把握时代里的最强号角。同时,金融市场与实体市场的联系并不强,比起与实业联系,货币与信贷反而更强相关.

  “通过印钞缓解债务问题,让经济保持增长(印钞已经使通胀率在1981年达到了10%,导致人们抛售债券,买入对冲通胀的资产);或者采取极为严厉的紧缩政策,彻底打垮通胀。问题变得越来越明显:通胀水平不断升高,而经济活力不断下滑。这两者似乎都发展到了危急关头。债务增速继续远远高于收入增速,而借债者需要收入来还债,同时美国的银行大量向新兴国家放贷,规模远远超过了它们的资本金。”

  “因为我相信只有两种可能,或者是通胀加速,或者是一场通缩性的萧条,所以我同时持有黄金和债券”

  这段文字,达利欧先生谈及了债务问题与增长问题。通胀与经济活力的“鱼与熊掌”,印钞会暂时缓解债务问题,但债务的迅速增加会为经济埋下隐雷。

  四、付鹏的大类资产股票期货配资框架

  首先,这里我们需要下一个定义,什么是大类资产?所谓大类资产是指,基于核心框架和逻辑,具备因果关系和反馈机制的相关资产,且要具备足够宽阔的市场、流动性等。这里往往指,铜、油等大宗商品,主权利率债以及主要市场的股票。(美、中、中国香港、日本、欧洲、澳洲等)因为这里涉及到的是框架,所以这一部分会分为分工与分配,债务与杠杆,股票市场的应用等三部分。

  (一)分工与分配

  如果我们按照分工理论进行分配的话,全球国际可以划分为消费国、生产国、以及原料国三类。

   

  欧美国家通过货币印发以及高经济附加值,产生购买力。东亚生产国获取欧美订单,开动机器,赚取美元。原料国提供产品,获取收入。总体形成循环。

  按照这一体系,可以解释很多问题。首先,尽管美国和中国都有大量债务,但是美国的债务集中于消费,中国的债务集中于生产,债务的性质并不类似。考虑到债务的扩张性,所以中国的优势资产集中于生产制造,美国的优势集中在消费服务(互联网公司算服务的一种)以及金融。其次,世界的大类资产存在着关联性。例如,为何在2008年后,很多大宗商品,诸如铁矿、煤炭,走势疲软。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从“粗线条”走向了“精细化”。而大宗商品的走弱,也导致了澳大利亚市场的疲软。最后,也可以解释国际关系。例如,为何在陆克文时期,中澳关系友好,关键还是在于澳大利亚能够从中国发展中分的一杯羹。

  可以说,国际分工体系是大类资产逻辑的基础,正是因为各国之间经济存在关联,才可以通过某些指标的变化去预测本国市场的变动。但是,当前的国际分工体系正逐渐面临巨变。

  首先就是逆全球化的趋势。过去很长时间,全球化的倡导者——欧美国家从全球化的过程中收获颇丰,然而近些年全球化红利减弱,欧美国家的全球化受害者逐渐增多,因为民选政府的原因,逆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。

  其次就是中国位置的变化。随着国力增长,中国不仅在产业链中取代日韩,而且逐渐对东南亚国家产生影响力。中国对东南亚基础设施的参与,必然会极大增强人民币在东南亚的地位。分工体系极有可能分成G2两大体系。

  (二)债务与杠杆

  如果我们沿着时间把一国衰退前的GDP增长图画出来,同时赋予产出或收入曲线,就会产生下图。

   

  我们可以看到,在经济增长的初始阶段,GDP主要的贡献量是来源于实际的产出。随着经济的发展,GDP曲线与产出或收入曲线差距越来越大,到后面越来越大。在第一阶段,一国经济来源以及个人赚钱的机会集中于实体生意。在第二阶段,一国经济来源以及个人赚钱的机会集中于地产,个人收入的抬升使住房需求增加。在第三阶段,正式进入金融主导期,这里可以参考美国泡沫化经济前期。

  这里,我们不仅好奇一个问题,GDP与实际产出的差别到底是什么?其本质就是达利欧先生所提及的债务。道理很简单,随着经济的增长以及资本主义的逐利性,因为当下的需求已经被挖掘完毕,那么如何寻找新增量?没错,透支未来。消费贷、经营贷、车贷、房贷,现在买不起不要紧,未来还得起就行。

  所以,如果一国出现经济衰退,这里就会出现一个小的拐点,在这个拐点所有的债务问题都会暴露。而这个拐点,往往与人口拐点重合。就如同欧日韩一样,负债坍塌后,是没有人承担的。所谓全球日本化的趋势,根本原因在于人口的少子化。

   

  因为透支着未来,所以债务与杠杆必然有人买单。金融从业者追求的就是债务增加的过程,而债务消化的过程应由本国的其他人承担。“做实体的是他们的父辈,做地产的是他们的长辈,做金融的是他们的前辈,承担所有债务与代价的是他们。”

  所以为什么强调金融市场是货币的晴雨表,只有货币的充分流动,信贷与债务才能产生。当然当下出现了货币充裕,但信贷不足的情况,所以归根结底,金融市场是债务的晴雨表,也就是M2供应量。

  (三)股票市场的应用

  结合过往的经验,我们可以发现,企业的盈利往往决定公司股价的底部,而投机性的情绪决定了公司股价的顶部。于是,我们把互联网泡沫结束后的美国,和某发展中国家股市的走势摆在下方。

  对比可以明显发展,成熟市场的底部斜率明显高于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底部斜率。原因在于,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快,导致先发企业面临更多的竞争。发达国家的经济速度慢,导致先发国家竞争少,盈利更多。同时,发达国家的退市制度更为完善,有利于指数走高。

   

  (美国纳斯达克指数走势)

   

  所以,发达国家的股票期货配资策略在于被动和长期,现在美国想长期跑赢指数是非常困难,虽然巴菲特目前依然超过,但如果截取不同阶段,也有很多时候跑输纳斯达克或者标普500。

  但是,发展中国家的股票期货配资策略与发达国家完全相反,其股票期货配资策略在于主动和择时。在大部分时候,不关心股票期货配资逻辑是不是真的假的,而是要关心对手是否相信是真的。在选择标的的时候,不能离开热门主题板块(当然肯定不是元宇宙或者区块链,这里强调的是白酒、新能源这些每个阶段的长期板块)。由于存在外汇管制,所以更加容易形成泡沫,非常喜欢一次把价格炒高,透支所有预期。因此,长期持股是一件不该被考虑的事情。


本文由作文网期货配资栏目发布,感谢您对作文网的认可,以及对我们原创作品以及文章的青睐,非常欢迎各位朋友分享到个人站长或者朋友圈,但转载请说明文章出处“股票期货配资投资逻辑:趋势 or 价值